月6日,在学院党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院长张存对学院2014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为2014年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勾勒了清晰的路线图。与会人员表示,展望2014年,我们充满信心。
张存指出,2014年是咸阳职院内涵建设改革年。本年度学院工作的将以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大力深化内涵建设改革,持续推进内部管理改革,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加快凝练办学特色,奋力创造教学质量、校企合作、欧元贷款项目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新业绩。
张存强调,全面深化内涵建设改革,是加快学院发展的内生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把深化内涵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
——强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坚持“十二五”时期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方略,紧盯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集中力量推进六大工程,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刚性指标,实现各项预期目标。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围绕大西安建设、西咸新区产业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特点,申报2015年新设专业4个以上。加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力度,建设院级重点专业5个以上。大力扶持在课程开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等方面实力强、水平高、影响大的专业,增建院级特色专业3个以上。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发挥涉医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高标准建设健康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大力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坚持课程建设首席负责人制和达标创优计划,新增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院级优秀教学团队5支。做好已制订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和推广应用工作,发挥课程标准的普适性和指导性作用。加快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步伐,新增院级重点课程30门以上,院级精品课程10门以上。对接人才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要求,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改革。各教学单位分别建成教学风格独特、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效果良好、示范性强的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以上。加快优质教材开发,编写出版校企合作教材8部以上,各类规划教材30部,校本教材15部。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继续实施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计划,重点为医学、建筑、机电、学前教育等专业引进专业教师,有效解决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师短缺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和到企事业单位学习。完善教师职称评审规定,提高教师职称整体水平。坚持和弘扬精讲多练、言传身教的优良教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增强科研服务能力。各教学单位围绕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师生知识视野。鼓励教师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申报科研项目,建强优化科研创新团队,着力提升教科研水平,更加注重成果转化。进一步落实教师教学与科研双目标考核制度,合理调节科研业绩在评优树模、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权重,激发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狠抓教学管理。坚定不移推进学分制改革,有效研究解决学分制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大力推进理实一体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足额按时开出,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办好全院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实现获奖数量和获奖级别新突破。加强和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对5个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展院级评估。
——强力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夯实二级学院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精选企事业单位参与学院内涵建设工程,扩大全额奖学金班举办规模,实现互惠共赢。深化校政合作,重点加强与西咸新区各新城的对接合作,凸显学院服务地方发展功能和优势,努力实现合作办学新进展。深化校院合作,扩大涉医专业在医院办学规模。加强职教集团建设,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的平台和桥梁作用。2014年,机电、化工、电子信息、建筑、仪祉农林等二级学院分别新增1个以上的全额奖学金班。财经学院、师范学院分别设立1项以上的社会力量冠名奖学金项目。医学院做好在医院设立教学班工作,校院联合培养医学类专业人才。
——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整合教学质量监控力量,理顺工作机制,健全院内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将质量监控贯穿到全部教学过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重点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创新教学督导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督教、督学、督改环节,大力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督导工作。
——务实推进对外交流。树立和创新国际化办学视野,高效推进与国(境)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加快落实3+0国际教育合作、2+2专升本、月山财团框架协议等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与两所国(境)外知名高校缔结“友好院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