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正文

刘聪博:关于咸阳职院未来发展的几点意见

Date:2013-09-04 · View:

我当咸阳职院首任院长8个年头,亲历了学院创办、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艰苦创业和艰难超越,结合自己8年院长的探索、实践和感悟,就学院未来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强化六种意识

21世纪全球经济、技术、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每年以20%以上速度急剧增长,说明中国公民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有财力支持孩子出国留学,同时也说明很多民众对国内教育不满意,选择教育的多样性增加。二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2012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陕西高考录取率76.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3%。三是高等教育多元化越来越明显。四是高等教育的网络化发展迅猛。2012年号称全球网络教育元年,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开发了网络课程资源平台,面向全球开放,一批名校加入,仅一个联盟注册学员300万人,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实现留学愿望。面对这些挑战,如果我们不觉醒、不认识,将来肯定要吃大亏、跌大跤、走弯路。

未来举办高等教育,我认为要有更新的要求:一要有世界眼光。必须胸怀世界,放眼全球,了解全世界最新高等教育动态,绝不能局限于院内,坐井观天。二要树立学生至上的理念。学生是我们的上帝,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强调尊师重道,更要强调尊学爱生。三要多元合作。一棵树永远成不了森林。我们不能单打独斗,咸阳职院独强,不是真正的强;整个高等职业教育强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强。四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要时刻关注未来世界教育网络发展趋势。五要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不动摇。内涵建设是贯穿学院发展的主线,是学院各项工作的中心。

建院8年来,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院教师员工的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下,我院建设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学院正处在持续上升的鼎盛时期。回顾创业历程,充满艰辛和痛苦,深感成就来之不易。我们要坚持“三个不动摇”:坚持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发展规划不动摇,坚持发展重点不动摇,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学院要生存要强盛,必须强化六种意识:

一要强化忧患意识。虽然学院发展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我们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困难非常大,国际、国内、省内竞争日趋激烈。主要有两个压力:一是沉重的债务压力,二是内涵建设的压力。特别是内涵建设我们才刚刚起步,任务非常艰巨。纵观事业发展,不进则退,不成则败,不强则衰,不名则亡。这种竞争表面上看似无情无义,十分惨烈,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却合情合理,有情有义。每年高考录取控制线公布以后,我会认真对省内高校最低录取分进行排序,发现院校之间综合实力的差距多则几十分,少则三五分。我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选择是给大学最好的、最客观的、最公正的排名。今年,我院三年制高职计划录取3400人,实际录取3714人。学院一模投档线文科357分,高出省控线157分,列全省公办高职院校第6名;理科252分,高出省控线102分,列全省公办高职院校第7名。录取分数高于省内几所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学生的选择是最有说服力的。有为才有位,不然谁看得起你!同样,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超前的眼光,一定要居安思危。50年后还有哪几个专业仍然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建院8年来,一些系和专业的发展、成长、兴衰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学院计划招生专业26个,实际招生录取23个专业,有3个专业没有学生选择,或者不够开班。实际开班的23个专业中有11个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学生的选择是很理性、很严谨、很严苛的,大家一定要有忧患意识。

二要强化质量意识。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质量建设。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主题,质量就是主线,质量就是核心,质量就是中心。质量决定命运,质量决定前途,质量决定一切!衡量各系部办学质量,重点是“六看”:一看课程质量。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占课程总数的比重,这是最重要的指标。二看教师的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重,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三看实践教学质量。重点考查实践课开出率;学生操作能力;校外顶岗实习效果;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成效;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等7个指标。四看生源质量。看学院新生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和新生报到率,在全省排位;看院内不同专业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和新生报到率,院内综合排名。五看学生就业质量。重点看优质就业率。六看校友中长期发展业绩。重点看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发展潜力、创业实绩等。

三要强化合作意识。合作是一种境界,合作是一种胸怀,合作是一种智慧,合作是一种多赢。合作共事,合作干事,合作成事!咸阳职院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得益于全院上下同心,党政班子特别是书记、院长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大合作大发展,小合作小发展,不合作不发展。要特别重视和做深做实“六个合作”:一是深化校政合作。做深做实学院与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合作。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做深做实学院与全国各行各业的合作。三是深化校事合作。做深做实学院与事业单位合作,特别是涉医类专业与医院的合作,学前教育专业与各级教育部门、幼儿园的合作。四是深化校校合作。要强化与重点大学的合作,争取尽早开办本科专业。要重视与咸阳区域内中专、中职学校的合作,联合办好五年制高职。五是深化校内合作。要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资源共享的思想,打破教学系部封锁,共享教师资源、实训资源、社会资源。六要深化国际合作。今年在选送教师出国培训、聘请外籍教师、推荐在校学生出国留学三个方面,必须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要强化创新意识。咸阳职院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改革的历史、吃苦的历史、创业的历史。创新至关重要!特别是院系领导要解放思想,不要有条条框框,首先不要想这个事“不行”,要想着怎样去掉“不”字,使不可能变成有可能,这是一种本事、一种能力。创新可以解决发展建设中的各种困难、问题和矛盾。

五要强化科研意识。科研造就专家,科研造就大家,科研造就名师,科研造就高徒。历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很多是高校教授。西工大航空航天材料专家张立同院士,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研究,2004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科研可以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教师能力建设、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科研强则教师强,科研强则学生强,科研兴则学院兴。

六要强化奉献意识。奉献是高尚的境界,奉献是高尚的追求,奉献是高尚的精神!多做奉献,乐趣无限;多做奉献,幸福无限;多做奉献,价值无限!咸阳职院人崇尚奉献,倡导奉献,受益奉献。我们在艰难创业的环境下,正是大家的无私奉献,造就了咸阳职院的辉煌!希望同志们今后仍然要乐于奉献,自觉奉献,多做奉献。

二、深化内涵建设

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我院内涵建设初见成效,但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要抓好六个重点方面:

一要优化专业结构。要牢固树立服务思想和市场导向,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有所作为,有所不为,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强。要预防和避免专业建设上出现匆忙论证,匆忙申报,匆忙开办,匆忙停招的现象。今后专业建设的原则是:培育医学特色专业,建强建筑、机电重点专业,做优学前、会计热线专业,壮大信息、能化特需专业。

二要强化团队建设。专业是龙头,师资队伍是关键。一要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定期评选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师、教坛新秀。二要继续实施教师培养成长计划。鼓励教师在岗学习、离岗深造、转岗培训、出国轮修,这是学院质量工程、生命工程的重要保障。三要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继续面向全球公开招录硕博研究生,加大高层次人才定向引进力度。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精选部分双师型教师,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和兼职教授。

三要夯实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院今后最艰巨的任务,要靠几百名教师的辛苦努力,要靠所有带课教师的艰辛奋斗。一要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国家已经出台了410个专业教学标准,今年学院要制定完成所有已开课程的标准。二要全面落实课程达标责任。全院所开课程必须在当年达标,不能凑合,不能贻误学生。三要大幅提高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系主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要把智慧和精力用在课程建设上,多出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四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各系部领导、教研室负责人、全体教师的眼光一定不要只盯教材,只盯学院的有限资源,要放眼全球,讲不好的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名师课程视频上课,我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好。

四要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一要认真学习和熟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要熟悉掌握课程标准。三要研究熟悉学生的学习状况。四要研究熟悉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五要研究熟悉改造教材。开发和编写教材是一项非常严谨、科学的工作,是艰难和艰辛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凑合。六要精心提高备课质量。七要潜心提高现场教学的艺术和实效,我非常认同聂嘉恩校长对不同职称教师授课标准的概括:助教要讲得对,不能出现错误;讲师要讲得清,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副教授要讲得精,教授要讲得妙,大师要讲得绝。八要大胆探索教学的改革创新。

五要持续推进基础能力建设。一要加快完成综合教学楼、建筑教学楼和8号学生公寓的建设任务。二要高标准推进第二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重在提高建设标准、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实用性。三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招录一批信息化方面的硕博研究生。

六要加强合作办学体系建设。要突出多元化,重点创新合作办学体系。要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创新合作办学的利益共享机制。各系要借鉴医学系“中心医院班”的成功做法,创新合作办学形式。要拓宽合作办学领域,今年继续教育中心的培训规模首次突破了1万人次,培训收入首次突破了1000万元,潜力依然很大。要做大做强咸阳职教集团,发挥集团在促进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繁荣大学文化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文化是大学的内涵,文化是大学的魅力,文化是大学的品牌。建院以来,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形成了咸阳职院的大学文化特色,这是很多学子愿意来我院上学的重要原因。今后,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着力构建“四化模式”。大学文化的“四化”模式是教学化、特色化、职业化和开放化。教学化,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特色化,周秦文化、仪祉精神等都是我院的独特特质。职业化,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职业教育的主线展开。开放化,要有开放的视野和胸怀,面向全球、全国、各行各业开放。

二要认真实施“四项工程”。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设立国学研究所,打造以四库全书为代表的文化经典,建设一批独具学院特色的文化雕塑。物质文化提升工程,精心完成新校区二期工程的部分单体建设。行为文化塑造工程,大力倡导积极向上的文化风气。文化活动繁荣工程,要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心理教育、文化艺术教育、职业品格培养、生命安全教育等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打造入学教育和军训、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大赛月、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辩论会、迎春文艺晚会、中外经典文学名著诵读、英语大赛、田径运动会、社会实践等十大活动精品。

三要打造文化“三大品牌”。把《新叶》和《咸阳职院报》办成全国高校的知名报刊,把艺术馆建成全球第一家景谷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把仪祉图书馆建成中国文化的传承基地。

四、推进内部改革

发展没有止境,改革没有止境。要发展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活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一要坚定不移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高校的第一要务,特别是要从2013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改革。

二要坚定不移深化院系两级管理改革。进一步放权系部,给系部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三要坚定不移推行教职工聘任制改革。咸阳职院不是保险箱,必须打破铁饭碗。对不适应学院工作要求的人员坚决予以辞退。

四要坚定不移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

五、建强三支队伍

谋事在人,干事在人,成事更在人。要建强咸阳职院,必须建强教学、服务、管理三支队伍。

一要建强教师队伍。这是首要的,前面已讲。

二要建强服务队伍。重点在“四化”上努力提高:一是提高专业化水平。绿化、饮食、节能服务要增加专业人员数量。二是提高标准化水平。后勤服务的各个方面要制定统一标准。有标准服务才有水准。三是提高精细化水平。不能粗放经营,粗放管理。四要提高优质化水平。要安全,不出事。要卫生,强化饮食、环境、楼宇卫生。要文明,处处体现老师、学生、员工的文明,在学生当中要全面禁烟,逐步实现校园禁烟。要节约,学院负债建设、负债办学、负债发展、负债运行,要过紧日子,保教学、保运行。

三要建强管理干部队伍。作为党委书记、党委主要负责人、班子主要成员,我考虑今后任用干部,重点选配好学院班子和系处科一把手,主要是“八看”:一看思想道德优不优?人品好不好,品质端不端。二看综合素质高不高?包括学位学历、研究能力、工作能力等。三看业务能力精不精?教师的书教得好不好,管理人员水平高不高。四看领导能力强不强?包括统筹、协调、外联能力。五看工作实绩多不多?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的业绩大小。六看廉洁自律严不严?不贪财,经得起金钱诱惑;不乱情,生活作风检点;不赌博,严禁在校内打扑克、玩麻将。七看发展潜力大不大?作了科长,能不能作系主任,作了系主任能不能作院领导。八看师生评价好不好?

六、提升党建水平

一要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创新理论学习的模式、方法,增强学习实效。党委中心组学习主要是举办专题讲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优选专题。

二要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创造活力。要在党员中开展岗位带头树模活动,主要是开展“六看六比”活动:看学习,比读书;看业务,比教学;看科研,比成果;看管理,比效能;看服务,比满意;看贡献,比实绩。

三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要倡导“八少八多”:少开会多调研,少发文多行动,少讲话多办事,少务虚多务实,少添乱多解难,少指责多指导,少享受多吃苦,少浪费多节约。

四要强化反腐倡廉建设。廉政建设要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监督为要,标本兼治,廉洁自律,风清气正。一要经常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二要层层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三要大力推进党务院务公开。四要认真落实监督防腐综合措施。五要从严查处各类违纪违规案件。

学院强盛,人人有责。我们一定要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奋进图强的咸阳职院精神,超前谋划,蓄势而发,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创建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职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