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心得 >> 正文

孙艳萍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心得

Date:2012-12-29 · View: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心得

机电工程系 孙艳萍

2012年8月5日~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考查学习。短短几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新加坡多彩的民族文化、繁荣的商业经济,更感受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超前的教学理念、优美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的教学管理。几天的学习生活使我深受感染和教育,同时也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超前的办学理念

1、“教学工厂”理念

“教学工厂”理念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卓越办学的主要手段,也是他们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工厂是一种以学院为本位的学校教学、企业实习与企业项目的有机结合。它是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提供给学生完善的、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使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实现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的零距离接轨,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比如工程系的科技创新中心等。

2、“无界化”团队理念

“无界化”团队理念体现在建筑,语言,教学及项目的无界化。不同学系间的教职员与学生通过项目合作、教学活动进行交流,促进了教学资源和人才的共享,进一步推进学院教职员团队精神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从而强化师生们的专业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机会,强化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无界化将七个学系的“科技园”这一平台的优质资源整合起来。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联合公关,形成最佳合力,打造学院品牌。

3、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

经验积累与分享(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 理念包括教研理念的分享,技术和成果的分享。师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工程项目,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建立知识库,再与后续师生进行项目分享。这样可以确保学院的培训系统能有效利用全院历年来积累的宝贵项目开发经验,使师生受益。缩短了后续项目的开发周期,加快了学院的发展速度。在项目开发中,各系各部门紧密合作,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共享教学资源,是经验积累与共享的具体体现。

二、以人为本、执着追求超前创新是NYP成功关键

从学院的建筑、学院的设施、学院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态度等等方面,真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

1、建筑:校园所有的建筑被有盖走廊连成一体,无论你身在教学区的任何地方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并且不用受日晒雨淋之苦。

2、设施:学院内任何地方均可免费无线上网;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安装着笔记本电脑台,有电源插座和网线接口,让在教室外面等待的学生可以方便的使用电脑;老师办公室的外面有为等待老师的学生提供休息桌椅;学校内的各种指示标识清晰简洁明了;学校任何一个卫生间都安装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卫生用器等等,无一不体现学院处处以人为本的理念。

3、对学生的态度:教职工尊重学生,为学生配备个人导师;明确提出学生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载体。教师能够主动了解学生的世界,抓住学生的特点,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问题得以消弭。教师不是一厢情愿地教学,不能忽略学生想要的和想做的,正视学生的需求,使师生关系和教学活动更好的发展。

4、师资培训:学院注重教师的发展,珍惜人力资源。除根据学院的发展提供教师的培训外,还可根据教师个人的需要提供教师培训。每年各系派出约占20%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的开发,回来后对另外80%的教师进行培训。各系教师35%带项目,65%上专业课程。所有学院老师都有5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所以)学院老师最年轻的老师至少31岁以上,也是NYP无货架寿命理念的体现。

5、教职员工的考评体现真正的市场经济。采用自上而下考评并计分排队考核教师,考核结果不公开,但告诉本人。红包与考核结果有关,但须保密,以信封形式通知教职员工。

三、重视专业开发

NYP非常重视新专业的开发,学院不断根据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企业及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开发新的专业。一个新的专业的建设,需要1~2年的时间。先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志向与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筹备小组,委任专业带头经理,主要完成提呈新专业建议、确定毕业生形象及就业岗位,确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设计专业教学结构,准备课程摘要等教学文件,报呈学院批准。学院委任学科协调讲师来确定培训目标,进而准备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进行各项教学准备,才能开展教学。

NYP专业课程设置非常合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从国家宏观发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设置专业课程起码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甚至会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第一、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训练,每个学期有一个学期项目,第三年进行专向培训、毕业项目及企业实习或海外实习。第三学年将所有学生分成二组,一组进行专向培训,在学校的专业科技中心进行;另一组到企业实习或者进行全日制项目开发。为期半年,在第二学期两组进行交换。

四、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企业合作

南洋理工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只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是专业对口。但要求教师既有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又有教学经验,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和新专业开设需教师转型等都被看作是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鼓励教师自我提升,同时学院还有意识的为教师提供出国培训的机会,让教师时刻与先进技术保持零距离。

在工业项目和应用科研项目的开发中,重视和加强校企合作。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学、研发和培养人才;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如与IBM、微软等公司开展合作;与国防局合作,制作导航信号系统;与地铁站合作,为新加坡的地铁设计收费系统;与医院合作,制作高仿真人造头颅模型等的合作。这种校企间的紧密合作使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真正做到“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

五、灵活的“双轨制教学”模式

在新加理工学院的教学计划中,课程是以学年而不是以学期安排的。这种教学组织便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双轨制教学。所谓双轨制教学就是将同一学年中的课程划分成两个相独立、互不干扰的课程组合1和课程组合2,分别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课,到了第二学期互换对调,以此类推,在三年中都采用这种双轨制教学模式。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就被相应的分为两组,当其中一组在上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课程,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时,另外一组则在上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课程。这种教学组织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教学资源均衡使用,另外这种教学组织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允许后续学期可以重修,这使得技能培养得以顺利进行。

六、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1、重视专业调研。专业设置和建设必须了解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要走在市场的前面,切实加强和发挥各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2、注重人才培训。南洋理工学院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及科技研发,而我们国家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技术产品加工类人才。

3、结合我系实际,专业教师可成立校企合作小组,鼓励其承揽一些校内外具有可行性、技术性的项目工程,教师将工程引入教学,让即将毕业的学生参与项目工程的实施,既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实习项目的来源问题。学院辅之以相关的监控和保障制度,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可以在我院开出新花。

4、充分利用我们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并效仿NYP的AES系统(经验分享系统),由职能部门牵头,将学校历年所实施过的项目工程经验,形成网上数据资料形成独有的经验分享资源。

5、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机制,这里我个人建议学院能否将企业文化引入到学院的管理中来。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学习使我收获颇丰,他们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才能不虚此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