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体育课,胜上体育课
—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心得
真诚感谢学校给了大家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新加坡美丽的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遵规守俗的公民素养,南洋理工学院超前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的教学管理,“外包式”的后勤服务,人性化的建筑设施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能引起我深思的是这里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和热情。
南洋理工学院并不开设体育课,可放学后运动场上学生数量之多,运动之专业,让我惊叹。带着种种问题,积极向专家了解,与学生沟通,利用集体学习之余的时间,参观了学校的体育活动中心,身临其境,感受颇深。
一、学生体育活动状况
学校不开设体育课程,学生主要通过体育社团组织和自我活动来参与锻炼。学校每个周三下午不上课,学生全部参加社团或学会活动,每个学期交32新元活动费用,由社团或学会负责学生的成绩考核。学校有80多个学生社团,有各种音乐舞蹈团、文化艺术学会、体育运动团、网络学会、环保小组等等。其中的体育社团内容丰富多彩,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曲棍球、保龄球、橄榄球、壁球、板球等球类社团,有田径类社团,有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棋类社团,有独木舟、龙舟、游泳、水球、救生等水上运动社团,还有中华武术、马来武术、合气道、柔道、跆拳道、剑道等武术类体育社团,指导老师主要由高年级学生承担,学生都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参与积极性很高。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地域面积小,交通便利,学生并不住校,早上来校,晚上回家。学生除周三下午参与学校规定的体育社团活动外,每天下午放学后的18︰00~21︰00是主要的锻炼时间,有社团集体运动,也有学生三五成群自己锻炼;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午和没课的时候去运动。运动场馆从早9点到晚9点一直开放,学生有空可以随时去锻炼。【图(1)~(6)】
二、学生热衷于运动的原因
南洋理工学院为我们学习的老师每人都配备了校园卡,让我有机会和这里的学生一样,随时可以进出学生运动中心。坐在场地边,看着学生熟练地摆放着运动器材、高年级学生专业的指导、学生认真的态度、开心的笑容,你能感觉到运动带来的幸福;看到很多没有当兵压力的女生,不怕风吹日晒,不畏艰辛枯燥,和男生一样在参与田径、足球等运动,让我惊叹……体验着学生运动的激情,我想,学生并不觉得累,学生一定感受得到运动带来的享受和成长。
(一)严格的体能达标测试(国民体质奖NAPFA)
在南洋理工学院学习的时间虽短,但这里并没有放假,在课堂上、饭厅里、走廊上、运动场上,天天能见到很多学生。学生让人感到自信和独立,尤其是体型健美,让人赏心悦目,这和学生经常参与运动密不可分。是什么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我想,除了学生拥有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外,还有毕业前严格的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是新加坡学生毕业升学必测内容,根据测试成绩获得不同的金牌、银牌、铜牌等级,测试等级是学生就业、升学、当兵的重要考量。新加坡全男皆兵,一般当兵2年,体能测试不合格的学生(铜牌等级)要当兵2年半,还要进行额外的体能训练。
南洋理工学院没有专门的体育老师,体能测试由校外专业人士完成,要求严格。学生进校的第一、二学年,主要进行体能测试的相关讲座和预测,让学生了解自身状况,进行相关锻炼,再测试,再锻炼,第三年进行强制体能测试。测试内容男女学生相同,有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曲、引体向上、4×10米往返跑和2400米耐力跑,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标准,最终等级对学生体能综合指标要求较高,如在6项测试内容中有一项是最末等级E,那最终成绩只能是铜牌奖,也就是没有通过体能测试。
(二)充足的体育设施
在学校的学生运动中心,有室外田径场、足球场、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飞盘运动场等,有室内健身器械区、壁球馆、综合体育馆等,在学生运动中心以外,还有一些灵活的运动区域和随处可见的体能测试项目的运动区域,锻炼起来很方便。【图(7)~(11)】
(三)人性化的场地管理
学校运动场地的开放时间是早9点到晚9点,学生刷校园卡随时可以出入。学生运动中心的体育器材是开放使用的,随时取还,不需要登记。走廊里随处可见一些球类和其他大件器材,田径类小器材有专门的房间放置,由社团学生输密码进出,密码两周更换一次。学生从小养成的自觉意识和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摄像头使这里的场地器材很安全。
这里的场地管理和维护是外包服务的,但却不乏人性化。田径场的沙坑平时都用帆布盖着,用时揭开,防止沙子被风吹走污染环境、影响别的项目的训练;跳高和撑杆跳需要的海绵包等大型器材固定摆放在场地上,外面用带轮子的防护架保护起来,使用时推开即可;最大的一个室内体育馆有攀岩、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场地,平时按运动项目用网子隔开,有时进行大型活动或考试时去掉隔网即可;运动区域随处可见体能测试标准和相关要求、运动急救的方法、健康标准的解读、科学锻炼的方法、运动服装的要求等等的相关宣传海报,衣物存放箱,学生休息椅,以及免费饮水点和投币售水机等服务设施。【图(12)~(16)】
三、感悟与启示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这里虽然在国情、制度等许多方面和我们有很大的区别,但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就结合我校体育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保障体育场地、器材及服务
从周一到周日,开放学校所有的运动场地,保证学生活动器材,创新专业化和人性化的体育课堂、体质测试及相关服务,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享用学校体育资源。
(二)加大体育宣传工作,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加强体育社团建设,使学生能在兴趣中释放激情
不妨在学生体育成绩中增设体育社团奖励分,或逐步加强学生各种社团建设,对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考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严格体质测试,把学生体质达标纳入毕业成绩
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办法,如“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及格。《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等等。从学生刚进校就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宣传,让学生从被动运动逐步走向主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体能保障。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他们肩负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反思中调整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树立超前的教育理念,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做好学校发展的引路人。

学生在进行器械练习(1)学生在进行撑杆跳练习(2)

学生在进行投掷练习(3)下午放学后在田径场锻炼的学生(4)

中午在田径场锻炼的学生(5) 室内体育社团活动区(6)

室外游泳池(7)运动中心体能测试(活动)区(8)

教学区的攀岩墙(9)教学区走廊上的立定跳远练习器材(10)

教学区的运动小径(11) 运动中心走廊上的体育器材(12)

覆盖保护层的沙坑(13) 运动场边学生休息区(14)

场地入口处24小时空气污染指标宣告栏(15) 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急救方法宣传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