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心得 >> 正文

朱智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项目赴德参加手工业协会(HWK)培训班的总结

Date:2016-02-10 · View:

2016年1月15日至1月31日我有幸赴德参加了为期2周关于培训培训师证书获取的培训。本次培训由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培训中心组织。此次德国之行,使我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职业教育理论及教育教学方法,包括德国职业培训的组织、“双元制培训”的介绍、“汽车行业行动导向的学习”在职业教育中新的学习方法的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理论学习、汽车尾气排放理论的学习;汽车网络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对位于下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辉腾透明工厂进行了参观了解。下面从四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培训中心概况及特色

1.德国的汽车工业现状

汽车工业在德国与中国相同,它属于朝阳产业,其企业及从业人员正不断增加。现在全国小、中及大型建筑企业共7万余家,从业人员70余万,其中包括汽车手工业协会人员。

2.哈勒手工业协会培训中心简介

哈勒手工业协会培训中心位于德国东部的哈勒市,是在莱比锡旁边的一个比较小的城市,德语:Halle(an der Saale)中文翻译为:哈勒(在萨勒河畔)名字来源自盛产食盐的地方。城市居民约23万6千人(2005年),她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人口的主要大城市之一。相邻最近的大城市是莱比锡,距离约有30公里。离首都柏林有大约130公里。离德累斯顿150公里。

3.德国职业教育特色

德国的双元制培训职业教育制度,首先是全国各汽车工业企业自愿组成汽车工业协会,协会下属技术协会、职教协会、宣传部门、办事处、研究所、质检部门、出版社等部门。由协会完成新技术开发、新行业的调研、课程开发、培训等任务。其职业教育流程为:学员先自己找到同意接收自己的企业,和企业签订合同;再由企业为新学员制定培养计划并签订合同;接着由工商部门审核培养合同的合理性,并在培训过程中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三年后由考试委员会执行验收。新学员的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的学习在职业教育学校,由文化局管理;实践部分的学习在培训中心和企业,由工商局管理。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是动手重要,知识也重要,但不会把学员培养成教授。

二、主要内容及成果

在哈勒手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先后完成了职业教育理论,包括德国职业培训的组织、“双元制培训”的介绍、“汽车业行动导向的学习”在职业教育中新的学习方法的介绍;电动汽车的认识,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德国日本在新技术方面的拓展。汽车尾气排放的测量,尾气排放物数据的分析。汽车数据总线的认识,总线链接方面的技巧和方法,数据总线内部数据的意义。

三、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使我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德国的教育制度、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都对我产生很大的震撼。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之大,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与配合之大,德国教师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取之精细,都是我前所未见的。由此对此次的德国之行感受颇多。

在参观培训中心时,首先,感受到的时德国人对环境的保护和人性化的实训场所设计。噪音大的实训场所有隔音和吸音措施,并备有耳罩,保护学员;粉尘大的实训场所备用口罩,或准备室外工作场所;所有学员在进入实训场所之前必须换安全鞋和工作服;所有学员每天工作之前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交底并形成安全记录。所有这些都极大的保护了每一个学员。

其次,德国培训过程中,实训项目设计简单并具有趣味性,注重实训项目的前后衔接,体现课程的基本理论。实训过程中不断的留置悬念,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实训方法灵活多变,实训过程注重学员的自我总结和创新,并注重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及责任感。

再次,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中心的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德国先进的学生上课以及实操的录像。录像中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之高令人生畏,但是相比德国培训中心的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设计,根本没有体现这些现代化施工机械使用的内容,反而是传统的基础训练。这和德国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动手重要,理论也重要,基本训练体现基本理论,而现代化的机械操作只是训练木偶。这和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第四,在参观汽车厂之后,对德国的工业和德国人的“念旧”情结有很深的感触。在德国机车博物馆里100多员工中,有70多人是有兴趣爱好的义工,而正式员工只有30多人,德国人的这种精神在国内是少见的。同时在机车博物馆里,具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居然还能开动,并免费用来为小学生服务,支持教育活动。在以后的教育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将这些观念灌入学生的思想中,为国家建设注入新的好思潮。

第五,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专业能力是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等。

方法能力是通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社会能力是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实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而是使“工作过程知识”的获得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