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赴俄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移动机器人赛项总结
九月初,得到学院通知,要选派我带队参加俄罗斯远东区世界技能大赛,心情既兴奋又紧张。这次大赛对我院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大赛邀请了日韩等机器人强国队伍参赛,东道主俄罗斯队也在44届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赛上得到了银牌好的成绩,来自中国的另一支比赛队伍是第16届全国机器人大赛的冠军队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这次比赛可谓是强手如林。
决定参赛后,我们积极开始准备,在选手选拔方面,我们选择了在硬件检测方面有特长的白靖余同学和在软件测试国赛上取得二等奖的张涛同学。首先针对赛项要求,对比赛的赛点和任务逐个击破。前期遇到了很大困难,经过团队的不断努力,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遇到了技术瓶颈。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我们先后两次去北京拜访移动机器人中国国家队技术教练郑桐教授。郑教授在技术上和战术上给了我们很多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团队还参加了北京华航唯实智能移动机器人培训,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层次。
比赛前赵院长和王院长给我们做了重要指示和部署,也给队员们减压,为队员吃了一记定心丸,使队员有了更加稳定的发挥,给取得好的成绩打下了基础。然后我们开会讨论场上有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情况,并作出详细的对应措施,做到有备而战。
比赛过程分为一个准备日和三个比赛日,准备日当天,主要是对机器人的组装与调试


(准备日:机器人安装与调试)
比赛第一天是机器人基本功能测试:通过传感器检测距离,并显示出数值;完成基本动作测试(前进、后退、转圈、抓取小球);同时完成第一视角控制机器人并用手柄完成指令下达。

(第一比赛日)
比赛第二天主要是编程,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在全自动状态下完成迷宫的通过,在自主状态下完成二维码的识别,并把对应的小球放入规定的区域。

(第二比赛日)
比赛第三天,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在手动模式下执行任务,在场地中随机放置16个小球,通过图像识别找到对应小球并抓取返回。

(第三比赛日)
在三天的比赛期间,我还担任了比赛专家组成员,和另外8名专家一起监督比赛的公正性,在担任专家组成员期间,我在其他专家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理念。整个比赛打分过程采用世界大赛最高标准,每个队伍所得的每一分都要所有裁判和专家签字和认可。每天比赛完后打分要继续进行到深夜,然后把成绩输入系统,在系统输入、保存和上传三个时间点分别打印成绩并要求所有专家在场签字,过程十分严谨。

(专家组成员)
成绩揭晓是在闭幕式上进行的,当主持人口中念出我们两位选手的名字时大家激动地跳了起来。两位选手兴奋的跑上了舞台,拉起来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旗帜。那一刻我们赢了,咸阳职院赢了。

移动机器人金牌,这是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在兴奋之余,我们需要分析、反思和总结,更需要感谢。首先要学院领导的支持,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信心。其次要感谢给予我们翻译的外事科同事,使得我们更精准的了解了赛制的细节。还要感谢学院其他专业课老师在工作中给了我们支持,感谢团队的每一个人,有了大家的付出,才有了职院今天的荣耀。
这次比赛我们开阔了眼界,比出了风格,我们会把这枚金牌作为新的起点,不断鞭策自己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以更优异的成绩、更纯熟的技术为中国的智能制造添砖加瓦,回报社会!
指导教师:任加维
201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