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主题分享
一、护理专业基本情况
经陕西省教育厅、卫生厅批准,我院于2007年设置了高职护理专业,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现有在三年制校学生2982人,已有毕业生7917人。护理专业根据教育部 16 号文件精神,以“厚德强能、育人惠民”为宗旨、基于“素质为先,技能为本,医技为主,全面发展”的建设理念,取得了较显著的建设成效。
201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同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014年,立项为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2016年,获得教育部等国家四部委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同时立项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护理骨干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获任陕西省职教学会医药卫生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护理专业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92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42人,公共课教师50人。专业课教师中在编教师74人,兼职教师68人,比例约为1:1。专业课教师平均年龄42岁,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66人,占总人数的46.5%;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35人,占24.9%;高级职称57人,占40.1%。团队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院级科研创新团队”。专业带头人赫光中教授为省级教学名师,担任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职教学会卫生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团队中有省级优秀教师1名,获省级“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名,省级优秀辅导员1名,市级优秀教师2名,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6名。近年来,护理专业教师主参编教材52部,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1部,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首届微课大赛三等奖1项。
近年来,护理专业先后被列为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省级重点专业、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及欧元贷款等建设项目。目前护理专业有校内实训室46个,仪器设备总值2908.67万元,台套数11430件,建筑面积约4537.78m2,生均仪器设备值7913元。现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个,陕西核工业215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开设1200张床位,可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总值 1300余万元;有教学医院5个,均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建立了解放军301医院、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北京海军总医院等一批国内知名医疗机构作为优质实训基地,现稳定合作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达42家。
护理专业现有《健康评估》、《正常人体结构》2门课程立项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建设项目,《妇产科护理》、《基础护理》、《病理学》3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13门院级精品、重点课程。
护理专业近三年招生计划完成率均在 160%以上,分数线连续五年在全省同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名列首位;新生报到率在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率为97%。毕业生近三年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达95%以上,居全国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护理专业学生连续五届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创该赛项我省历史最好成绩;在陕西省高职护理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项。6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1名学生获得陕西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铜奖,为高职院校唯一获奖选手;护理专业作为我院的品牌专业,圆满承办了2015-2017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及我省首届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心肺复苏赛项,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二、护理专业特色
护理专业与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咸阳市彩虹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5所教学医院联合办学,构建具有校院合作特色的实践型、创新型护理专业“三一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办学入企”,形成双元驱动、联动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三一制”即三年制高职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内进行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学习,校院合作“在学院里建病房”,即共建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将校内实训室建成模拟病房,培养职业素养和掌握临床护理岗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学年到教学医院进行专业课学习,校院合作“在医院里设课堂”,即校企合作在医院设立教室、实训室,将课堂搬入医院,让教学现场贴近工作现场,在班级集体授课的同时,还为每一位学生安排临床一线带教导师,实施导师制培养,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训练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第三学年进入实习医院进行协岗实习,实施跟岗一对一导师带教培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使其胜任护理工作。“三一制”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主体和教学场所的改变实现学生一年基础能力----一年专业能力----一年综合应用能力的递进式能力培养。
具体做法是首先成立了由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学校专家组成的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陕西省护理学会、咸阳市卫生局、咸阳市护理学会领导以及部分医院的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对专业建设进行咨询和指导。依据国家卫生改革政策、健康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医院用人实际需求等对现有护理专业进行方向化改革,增设了养老、康复、社区、母婴及涉外护理5个专业方向,与咸阳市内5所综合性医院合作开办了方向化合作教学班,依据合作医院专业特长开设相应专业方向。“三一制”教学班在教学的同时还为每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每个合作医院教学班学生均有一位高年资临床护理人员担任导师,负责专业学习及职业规划的全方位指导,使学生在合作医院一年学习中不仅专业技能得到大幅提高,还能够建立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定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既能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真实临床环境中得到职业熏陶和能力训练,又能使学校充分利用医院临床的教育教学资源借力发展以更快的适应社会需求,还能使医院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培养急需人才,实现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解决了医学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护理专业从2011年实施“三一制”模式以来试点班培养学生共计1315名,他们在考试成绩、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技能大赛参赛成绩等方面均优于校内普通班。2012年中心医院班1名学生获得陕西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铜奖,为高职院校唯一获奖选手,该同学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中心医院导师、急诊科护士长精心指导策划的,可行性强。
“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和总结,先后提炼出两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015年《护理专业校院合作“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需求导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