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心得 >> 正文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赴英国瑞士交流总结

Date:2018-07-27 · View:


为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副校长Roger Eccleston教授、英国Kaplan伦敦国际学院院长Andy Quin教授及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Cornelia Oertle教授邀请,由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聪博一行6人组成的教育交流团,于2018年7月12日至7月19日赴英国、瑞士进行了教育交流访问,具体商谈校际合作有关事宜。

一、出访取得的成果

本次出访,代表团一行先后访问了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伦敦南岸大学、伦敦城市大学及INTO预科学院、Kaplan伦敦国际学院;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及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通过对英瑞几所院校的实地访问和座谈交流,较为深入地了解了英瑞高等院校的办学现状和发展前景,达成了合作交流的共识。

7月12日下午至7月13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着重了解了该校校园建设、专业及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条件。代表团先后与该校副校长Roger Eccleston教授、国际交流处处长Terrence Perera教授、健康与福利学院院长Neil Hanney先生、机电专业项目负责人David Clegg教授、生物科学及化学系主任Susan Laird教授、化学及材料工程课程负责人Oliver Lewis博士等会谈,商讨我院教师赴该校短期培训/学历提升、我院学生赴该校专升本/硕、该校师范类学生来我院实习等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将于今年内完成合作备忘录的起草及签署。

7月14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Kaplan伦敦国际学院,拜访该校校园、教学设施、学生公寓,与该院国际关系发展部主任Chris Dutton先生、课程主管Vjekoslav Butorac先生及学生事务主管Rosanna Cross女士座谈,洽谈学生雅思培训项目;了解本/硕预科项目课程设置及其主要合作的英国大学。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我院将以该校为平台,为学生赴英留学创造机会。

7月15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伦敦南岸大学,与该校国际事务办公室负责人Emma Gutteridge女士、机械工程专业负责人Robin P Jones副教授及石油工程专业负责人Pedro Diaz副教授等洽谈我院学生来该校专升硕留学及机电、化工专业的教师培训、专业共建、合作办学等,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代表团还与该校部分中国留学生座谈,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

7月15日晚,代表团一行拜访了我驻英国大使馆教育组参赞王永利先生。王永利参赞与代表团一行亲切交谈,了解了代表团此次访英的目的及任务,并表示为我院与英方高校的合作提供支持及帮助。

7月16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伦敦城市大学及INTO预科学院,本次访问是继2016年我院院长张存访问该校之后的再次访问。代表团与INTO预科学院院长暨国际交流中心主任Peter Niklewicz教授及伦敦城市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Helen Hollingworth教授座谈,重点讨论了我院学生赴该校学生专生本/硕项目合作及教师赴该校语言培训及学历提升等合作细节。

7月17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听取了该校国际事务顾问Mergim Jahiu先生所做的《瑞士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报告。报告指出,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处于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阐明了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产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责任与义务。随后,代表团与该校国际事务顾问Mergim Jahiu先生座谈,并就选派我院教师赴该校进行专业培训达成合作意向。该院将为我院教师提供定制化培训。

   

7月18日,代表团访问了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本次访问是继2016年我院院长张存访问该校之后的再次访问。代表团与该校国际交流处处长Martina Hirayama教授及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负责人Roland Büchi教授会谈,商讨教师专业研修及学历提升、学生交流、专升本留学项目及机电类专业合作、学生技能大赛合作。

二、出访的启示和建议

此次访问行程安排紧凑,成果明显。通过出访,深化了我院与英瑞有关高校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代表团与拜访院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磋商,为今后双方在师生交流、学生互换、教师研修、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共享、实习就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校企、校政合作,改进职业教育体制

在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访问期间,代表团了解到瑞士较为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近70%的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为瑞士联邦在全球竞争力综合排名中连续多年居于世界首位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职业院校通常采取每周1-2天课堂理论教学、3-4天企业实训实践的教育培训模式开展教学。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有了充分的实践积累;企业支付较低费用雇佣学徒,同时也为本企业培养人才,而这一过程也为企业遴选正式员工提供了便利。这对我院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适当放宽学生转专业限制

英国、瑞士两国高等院校学生有较大的专业选择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尝试不同的专业,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相对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转专业限制较多。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志愿,放宽专业限制,以利于学生发展。

(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此次访问,对英瑞两国高等教育发展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看到了我院与两国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培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差异。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必须要改进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加大人才引进,加强师资培养。因此,我们急需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同时选派大批教师走出国门,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四)拓展国际化办学领域

尽管建院以来,我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了教师境外研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专升本留学、(国)境外实习就业等合作项目,我院仍需不断丰富国际交流项目,例如招收长、短期留学生,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聘请更多语言和专业外教等,拓展我院国际化办学领域。